從《蒼白的淺影》到《卡農》

~ 答友人問 ~

【文/張允】我之所以喜愛《蒼白的淺影》(A Whiter Shade of Pale),可能與我向來愛聽巴哈(Bach)的聖樂又喜聽抒情搖滾有關。這首曲子是六十年代英國普洛可哈倫樂團(Procol Harum)的成名之作,亦為「古典搖滾」(或謂「藝術搖滾」)的經典名曲,即在搖滾的曲風中把文學與古典也揉合在其中。它的歌詞就像一首短篇敘事曲,是當年的英國文壇新秀、超現實主義色彩濃厚的詩人Keith Reid所冥想出來的詩詞;它的旋律則由Gary Brooker擷取自巴哈的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第二樂章(Air)的《G弦上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並由Matthew Fisher(作曲者之一)以管風琴伴奏,營造一種雋永感人的效果,兼以搭配打擊樂器與吉他釋出搖滾濃情。

演唱版方面,除了普洛可樂團的新、舊演唱版,我較鍾愛Sarah Brightman的版本,因這個演唱版的配樂是管弦樂與搖滾樂的結合,與其它版本相比,Sarah Brightman的版本更能淋漓盡致的詮釋出原曲所賦予的古典搖滾曲風。然而,喜歡聽什麼曲風的歌有時往往得看心情,以吉他加提琴伴奏、由Robbin Thompson演唱的鄉村歌謠版,就挺適合在漫不經心的日子裡聽;巴西歌手Daniel的Ao Meu Lado Outra Vez的演唱版則別有一番異國的柔情風味。

至於演奏版,George Davidson的鋼琴加大提琴演奏版始終令我感到十分揪心,每回聽都有種受不住的感覺,彷彿在傾吐一股幽微而堅定的衷情、淡然又深隱的哀傷般,往往會聽到潸然淚下呢!這種令人泫然欲泣、呼之欲出的感動也正是《蒼白的淺影》最為動人之處,待聽過這首曲子再靜心去聽巴哈的《G弦上之歌》,便更能領略該曲虔心沉靜之美。

此外,我手邊有三個David Lanz的《蒼白的淺影》演奏版。收錄在「An Evening with David Lanz」專輯中的現場獨奏,因是鋼琴獨奏,少了弦樂襯底的幽微,質感上或不如收錄在「Cristofori's Dream」以鋼琴主奏、提琴與打擊樂伴奏的版本豐美,但正因少了打擊樂參在其中的沉重感,節拍上稍微輕快些,有些段落便讓我感到像是有點急切卻又曲折委婉的在述說內心的款款深情,就怕對方聽不懂般,非常動人。

關於我收集同首曲子不同演奏或演唱版本的嗜好,得從我大學時候說起。那時挺流行帕海貝爾(Pachelbel)的《卡農》(Canon in D),有張卡農專輯把好幾首卡農系列的演奏曲收錄在一塊,約莫那時候起我便有個習慣,對於我所喜愛的樂曲,會想聽聽不同的編曲或不同的樂器如何詮釋。就像許多古典名曲會被不同的演奏家加以演奏或收錄在他們的音樂專輯般,比方說我所喜愛的布拉姆斯的(Brahms)《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77),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時代都有小提琴手加以演奏,當我獲悉某小提琴名家或某交響樂團出新的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專輯時,便會想買來聆賞。

而根據我聽歌的經驗,但凡好聽的歌曲,總會被其他歌手傳唱,也會被改編成不同版本的演奏曲,我又特別喜愛聽同首曲子以不同的樂器來演繹,據說有四十年歷史的《蒼白的淺影》竟有人收集了兩百多種版本,我因此斷斷續續找了三十多種版本來聽聽。會收集三十多個版本也只因它有那麼多版本可供收集,一般我所收集的曲子只有數十種或十數種版本,除了經久不衰、變奏多端的《卡農》與《蒼白的淺影》,通常聽上十個版本就覺得差不多了。

《卡農》方面,坊間有不少管弦樂團、長笛、吉他、銅管與鋼琴等各種不同演奏版的卡農,但聽多了耳熟能詳的卡農旋律後,聽到經改編的卡農變奏曲往往別有一番驚喜連連的歡心。如Stevan Pasero的吉他獨奏,跳躍著清新單純的愉悅,輕巧恬美又具動感; David Lanz的卡農即興創作曲(1985年)精采曼妙,儘管是長達十二分鐘的鋼琴獨奏,卻始終活力充沛,令人百聽不厭;David Lanz的卡農鋼琴變奏曲(1991年)改編自即興曲,較為精簡,依然優美動聽。此外,Mike Strickland與George Davidson各有一首清亮晶瑩的卡農鋼琴變奏曲,均值得聆賞。

雙重奏上,喜歡一首出自Marston Smith的大提琴主奏、鋼琴協奏,但兩者相輔相成,鋼琴有時轉為主奏,曲調委婉舒緩,頗耐人尋味。另有一首出自Watson & Company的小提琴主奏、吉他伴奏,這曲子特別之處在於卡農的旋律由聲勢較弱的吉他加以演奏,激越的小提琴變奏反而是這曲子的主調,節奏上緊湊急促,轉折張力較強。

不知是否與年紀有關。年輕時蠻喜歡聽氣勢磅礡、壯闊豐美的交響樂、管弦樂,之後覺得四重奏、三重奏之類的室內樂小而美,便於聆賞樂器間錯落有致與分部間起伏跌宕的交錯感。然後有陣子迷上雙重奏,喜歡那時而呼應對立的和諧、時而交織並進的暢快。現在這個年紀,特別愛聽獨奏,簡單寧靜卻往往令人驚喜,因簡單中富含繁密的深蘊,雖寧靜又不時跳脫出激越的活力,真是動人也動心呢!

總之,我喜歡一首曲子翻來覆去聽個好幾種又聽上好幾回。覺得假使只因為聽過一、兩首調調相近的樂曲而錯失更多同首風格各異的曲子,那就真是太可惜了!

話說回來,從《蒼白的淺影》談到《卡農》,這兩首曲子間除了版本眾多、便於收集外,還有什麼共通點呢?前頭提到《蒼白的淺影》的旋律靈感來自巴哈的《G弦上之歌》,原唱版且以巴哈的創作強項管風琴作為伴奏。而巴哈與卡農的作者帕海貝爾均是巴洛可音樂的代表,帕海貝爾年長於巴哈,與巴哈的父親熟識,曾任巴哈兄長的音樂教師,他擅長管風琴演奏,畢生作了不少教會聖樂,並在教堂擔任管風琴師,為當時最著名的管風琴作曲家。

帕海貝爾對巴哈的音樂創作發展有相當的影響性。卡農在當時是一種曲式而非曲名,是指一首樂曲或樂段,其中同樣的旋律被一個或多個聲部所重複,即同一調或相關調彼比在時間上有所重合,屬複調音樂的一種。帕海貝爾的卡農全名應是《D大調三把小提琴與巴松管的卡農與吉格 》(德文:Kanon und Gigue in D-Dur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全曲僅五分鐘長,旋律簡單,結構精密,掌握了嚴謹規律的對位法交織出綿密豐潤的複調魅力。這給巴洛克音樂巨匠巴哈提供一個基石,使巴哈能進一步開啟對位法、平均律、賦格曲等音樂技巧的新境界。

追本溯源起來,從《卡農》到《G弦上之歌》再到《蒼白的淺影》,這三者間有其一脈相承的共通點,即以簡單的旋律、綿密的結構、無間的循環譜出感人至深的雋永意韻。但建議把變奏版擱一旁,先聽取這三首曲子的弦樂演奏版加以比較,比如Mantovani的《蒼白的淺影》或Sarah Brightman演唱版的弦樂部份,就較易於聽出它與《G弦上之歌》及《卡農》相近之處。

《G弦上之歌》的版本相當多,個人偏好由Sasha Lazar與Shawna Stone所合唱的Time [Air on the G String]吟唱版,以及Dominic Miller的吉他主奏、佐以提琴與鋼琴協奏的演奏版。另有Dr. Rod所編曲的Air情歌演唱版,使聖潔古典的《G弦上之歌》搖身一變成為男女對唱情歌,曲調高亢,旋律依然優美動人。


EC 5/17/2007 MI, USA